【資料圖】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下大益茶市雖說整體一片向好,但要談及大益茶市的未來,雖不敢說憂慮重重,但多數人比較迷茫卻是恰如其分。藏家們都希望大益茶市能有更多的確定性,但卻無法說出怎樣做才能實現確定性,在我看來這與茶市本身關系并不太大,能決定這件事的主體還得是大益集團,直白一點說大益集團必須要通過一系列的創新來強化自己作為行業龍頭的地位,只要行業龍頭的地位堅如磐石,那市場必然信心十足。
跳出大益茶市來看整個普洱茶市場,當下的局面相比十年前嚴峻了許多。普洱茶市場整體增長乏力,產能卻屢創新高,供過于求的局面會長期保持。而大益集團對于其他品牌的優勢已經不再像十年前那樣巨大,這種局面往好聽里說叫眾星拱月,實際上則是強敵環伺。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對手犯錯,也不能篤定對手發展一定不如自己,在已經確立自身優勢的情況下,不斷擴大優勢才是最優解。普洱茶行業說簡單也非常簡單,“用茶說話”就是這個行業最基本的法則。你拿的出好茶,消費者認可這款茶,收藏市場推崇這款茶,而且這款茶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其他家即便模仿也只能仿其形,而不能學其神。當企業能做到這一點,這個企業就是行業翹楚,大益集團能有今天的地位,本質靠的就是不斷的創新以及創新成功后的產品。只不過創新不可能一勞永逸,每過一段時間,企業就得拿出征服市場的新品,現在整個市場正在期待大益的行動。
自從吳總駕鶴西去后,大益經銷商團隊的狀態不是很穩定。為了穩住經銷商隊伍,大益集團下足了功夫。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現在經銷商團隊的狀態肯定不如以前。不是大益集團誠意不夠,而是經銷商們認“茶”不認人。
前些年大益茶最火爆的時候,想要成為大益的經銷商有多難?光有錢就行嗎?關系不夠硬不行,門路不夠廣也不行,要說大益集團對經銷商的要求超過了絕大多數的企業,可即便如此,這些經銷商們還是想盡一切辦法加盟大益。原因何在?就是因為大益茶太硬了,硬到市場只認大益。現如今,大益需要創新,創新出能統御市場的新品。只要茶能做到讓整個圈子都認可,經銷商們根本不用拉攏安撫,夸張一點就是拿棍子趕都趕不走啊。
認“茶”不認人,這就是現實。
最近這幾年,以老班章為首的名山古寨茶明顯后勁不足,相比十年前毛茶品質是提升了還是下降了,茶客不清楚茶商能不清楚嗎。名山古寨該如何調整自然由市場來決定,但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窗口期,一個茶客在等茶的窗口期。這時候如果大益集團能夠拿出一款或是多款,集品飲與收藏于一身的新品,一類完全不同于現有產品的新品,整盤棋也就活了。現在無論是行業趨勢還是外部環境,甚至是茶市本身都在等待大益集團創新。發展市場需要動力,而動力的源頭則是產品。否則經銷商也好,藏家也罷,大家找不到發力點又如何把大益茶市做大做強呢?不創新就無法將環伺的強敵甩在后面;不創新就無法讓經銷商真正安定下來;不創新二級市場很難進一步增長,當機會與挑戰同時出現的時候,創新就是最佳的應對之道。
來源:大益行情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