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六大茶類里,綠茶的接受度和普及度可能是最高的。西湖龍井、碧螺春聲名在外,太平猴魁茶葉大如海苔,安吉白茶向來有白茶還是綠茶的老梗,六安瓜片也算是識別真茶客與否的一個小標準:不關注茶葉的外地人,大多并不知道這里的“六”讀作“陸”。
(資料圖片)
至于信陽毛尖、廬山云霧、恩施玉露、黃山毛峰、竹葉青、雨花茶、日照綠……排得上名號的,就已經多如繁星。中國三十四個省和直轄市,產茶區(qū)便有18個。基本以南北方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為線,以南都產茶葉。而這些省份里,全部都出產綠茶。
西湖龍井、太平猴魁
是的,即便出名的綠茶已經多到讓人眼花,可要是把中國全部的綠茶品名拿出來瞧一瞧,你才會真的驚訝:茶的發(fā)源地中國,是結結實實的茶葉界扛把子。給印度和斯里蘭卡運多少茶樹種子,它們也比不了。
就拿綠茶產量最高、質量最優(yōu)的主要生產基地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來說吧。未曾涉獵茶葉世界時,天真無邪的你會以為西湖龍井就是浙江綠茶的全部。可浙江其實還有安吉白茶、顧渚紫筍、雁蕩毛峰、華頂云霧、天目青頂、千島玉葉、鳩坑毛尖、天尊貢芽、日鑄雪芽、雙龍銀針、開化龍頂、浦江春毫、望府銀毫、建德苞茶、惠明茶、珠山茶、綠牡丹、徑山茶……等其他許多綠茶品類。
黃山毛峰、廬山云霧
安徽除了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也還有舒城小蘭花、休寧松蘿、涌溪火青、老竹大方、敬亭綠雪、齊山翠眉、閔園毛峰、白云春毫、黃花云尖、桐城小花等各地特色綠茶。
江西的廬山云霧較為出名,但也有婺源茗眉、靈巖劍鋒、井岡翠綠、仙臺大白、小布巖茶、翠微金精、太沽白毫、梁渡銀針、梅嶺毛尖、珊厚香茶、瑞州黃檗、苦甘香、羽絨茶、羅峰茶、周打鐵茶、攢林茶、云林茶、九龍茶、窩坑茶、天巖茶、黃獅茶等其他品種。
至于其他省份,不用多說,你只要去一處山脈綿延之地,就能收獲兩種以上的綠茶。
總的來說,中國的綠茶按殺青干燥方式來劃分其實只有炒青、曬青、烘青、蒸青四種。西湖龍井、碧螺春、蒙頂甘露這些,就屬于炒青綠茶;云南大葉種所制的滇青,以及陜青、川青等,多為曬青綠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則屬于烘青綠茶;蒸青這種做法在日本的綠茶中十分常見,而在國內則只有恩施玉露、仙人掌茶、云南的蒸酶等。
不過可千萬別小看了制茶的程序,雖然上文提到的多如繁星的綠茶品種大多是因地域而命名,但在具體的制茶工藝上,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區(qū)別。比如做形上,扁形、螺形、卷曲形、針形、片形就和茶葉各自的特點有關,干燥殺青時,有時也不止單一的一種方式,比如許多烘炒結合的綠茶就很受歡迎。殺青的時間、次數(shù)等不同,也會出現(xiàn)完全不同的風味。
中國的綠茶產量位居六大初制茶之首,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綠茶也占綠茶國際貿易量的70%以上。春天是喝一年新茶的好時候,而這些春茶當中,絕大部分是新鮮翠嫩的綠茶。對于這一杯春天的味道,我們要了解的恐怕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