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古韻金香,就像一塊巨石,猛然間砸進了本就波濤洶涌的大益茶市之中。湍流更急,激浪更大,大益集團也連帶著被推向風口浪尖。
藏家們批評古韻金香,幾乎沒有人對產品的品質表示不滿,其不滿主要來自大益集團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連續推出兩款重量級的產品(一款2101金色韻象,另一款2201古韻金香),完全打破了藏家們對市場的認知。以至于有藏家抱怨道:“在行情最火爆的時候,大益集團都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當下行情如此低迷,卻要這樣做,這到底是為什么啊?”
【資料圖】
對于藏家們的各種猜測,見仁見智。但我覺得當下最重要的還是要認真評估古韻金香帶來的沖擊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對市場的影響,一方面要想辦法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則要探尋大益茶市的未來究竟在何方。
首先古韻金香對市場的整體影響負面明顯大于正面,我認為它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第一,它的出現顛覆了大益藏家對大益集團銷售策略的認知;
●第二,其實際銷售數量低于產品發售總量,這表明市場信心正進一步降低;
●第三,古韻金香帶給金色韻象的沖擊,使得益友會與傳統銷售渠道出現了互相不兼容的問題。
在傳統的認知里,藏家們默認大益集團會根據大益茶市的市場節奏發售產品——即市場消化一款產品,大益再發售一款產品。如果行情好,那就趁熱打鐵,這樣單位時間內發售的產品就多。如果行情不好,那就等等再說,這樣單位時間內發售的產品就少。可古韻金香是行情明明不怎么樣,還直接上兩款硬茶,整個茶市立馬進入消化不良狀態。
接下來我們來聊第二個問題,在我的印象中,市場中還從未出現過類似“古韻金香”這樣的“滯銷”問題。以前情況再糟糕,也不過是市場價低于配貨價,此次則是產品只賣出去了一部分。現在就是新人都知道大益集團手上還有一批尚未售出的古韻金香,誰也不知道萬一這款茶行情一片大好,大益集團會不會把手中的存貨直接投向二級市場。如果不會是通過經銷商渠道還是益友會的三次銷售,但無論哪種,都會影響到藏家的心態。更關鍵的是,區區幾千件茶竟然沒有在第一時間被市場消化掉,這意味著持觀望態度的藏家越來越多了,這意味著什么,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最后再聊聊益友會獨占這件事,其實怎么配貨以及采用什么渠道配貨是廠家的事情。但是所有的大益茶最初的起點就是大益旗下的這些配貨渠道,是二級市場大益茶的源頭。有道是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因為看到一些渠道商也在社交媒體上發牢騷,短期來看這種不滿也就是針對古韻金香這款益友會獨占的產品,但如果未來此類情況多次上演,那大益茶的源頭還不會像以前那樣保持清澈,相信任誰都無法給出肯定的結論,若源頭真出了啥問題,那動搖的可就是大益茶市的根基了。
現在大益茶市所遇到的問題本質上是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所積累的矛盾在外部作用力下集中暴露出來,是市場機制不夠完善的具體表現。當務之急還是要發現并解決問題,而不是陷入嚴重的內耗。廠家需要重視藏家們的訴求,藏家之間更要達成共識,在原有問題并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的情況下再去制造新的問題,這樣只會讓局面越來越焦灼。
責編:婉君
來源:大益行情網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