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4日,《光澤紅茶工夫紅茶》《光澤紅茶工夫紅茶加工技術規范》《光澤紅茶干坑正山小種》《光澤紅茶干坑正山小種加工技術規范》《光澤紅茶沖泡與品鑒》團體標準研討會在光澤縣召開。
來自福建省茶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福建省茶葉質量檢測與技術推廣中心、光澤縣農牧漁業技術推廣中心、光澤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等單位的專家,光澤縣農業農村局、光澤縣茶產業發展中心、光澤縣茶葉協會、福建省標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地方代表以及光澤縣當地茶企代表參與會議。
會議圍繞《光澤紅茶工夫紅茶》等五項團體標準的內容開展研討,專家組聽取了標準起草組的標準編制情況匯報,對標準草案稿進行了充分地研討與論證,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專業性、科學性的修改意見。下一步,光澤縣農業農村局將持續開展調研,加快上述五項團體標準的修改完善,盡快審定發布,使標準能系統的、全方位的指導光澤紅茶的生產、加工、銷售、沖泡品鑒,更好的服務生產企業和消費者,推動光澤縣茶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光澤縣地處武夷山脈北麓,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1.77%,水資源總量達42.99億立方米,全年縣域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100%,林豐水美、資源富饒、空氣優良,令這里的生態茶產業欣欣向榮。而在這之中,光澤縣干坑村位于華東屋脊武夷山脈核心地帶,是世界紅茶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盛產小種紅茶,干坑紅茶生長在閩北光澤縣西口村的干坑一帶。2015年,干坑紅茶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批準的“干坑小種紅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2016年“干坑紅茶制作技藝”列入縣級非遺項目,給予重點保護;2018年“紅茶制作技藝(光澤干坑)”被列入市級非遺項目。
《光澤紅茶工夫紅茶》等五項團體標準研究和制定工作的推進,是響應“質量興農”號召完善閩茶生產技術質量標準體系的關鍵一環,也是對實施茶業生產標準化戰略的有效探索;有助于進一步規范光澤茶業市場,使茶企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有標準可依,有規范可循;滿足光澤紅茶產業、干坑正山小種產業對生產技術標準化需求,從而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全面穩定和提高光澤紅茶產品品質;有助于利用品種源產地優勢打響地方知名度,打造區域公共品牌,躋身全國茶業市場;同時也有助于讓消費者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藝和準確的品鑒方法,領略光澤紅茶特有的風味和豐富多彩的品質特征,更好地體驗光澤紅茶之美。
來源:說茶ShowCha,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